購物比較網站,開站簡單,成功不易

其實所謂的購物比較網站(Shopping Comparison Websites)已經在市場上出現很久了,從所謂的Web 1.0的時代就可以看到一大堆所謂的網站讓大家可以找到自己最便宜的的產品。在經歷過了網路泡沫,一直以來都還沒有分出到底誰才是購物搜尋引擎這個服務的贏家。不管是從早期就進場的Shopping.comNexTag,還是2004年後才開始的新網站TheFind跟Like或是今天宣布拿到創投1750萬美金的Become.com,每個人似乎都想要搶入這個市場。到底這個市場有多大,或是到底這個市場有多少利潤可言,相信沒有辦法去真正的估計。如果真的去好好的分析一下,其實eBay這個電子商務巨人都應該算是某種的購物比較網站,只是唯一的差異就是eBay提供的是一個可以同時比較不同商家的銷售平台,而這些其他的網站公司都只是提供一種服務,一種馬上可以比較哪間商家比較便宜的服務。如果說只是單純的比較哪間店家可以賣的比較便宜,到底這種網站的價值在哪裡。

上個週末的時候,有機會跟讀者國寶聊到,他跟他的夥伴也創立了一個很專注的電子產品購物比較網站Pricebat.ca。在他跟我提到有關這樣的網站以前,老實說以前的西恩潘只單純的用eBay跟Amazon來買或是找東西購買。如果真的要找什麼比較特殊的產品,例如高爾夫球具,個人也會找比較專門的線上高爾夫網站,TGW.com或是Golfsmith.com,從來不會想到要去一個購物比較網站去尋找。但是自從過去幾個月有人跟我提過購物比較網站一直都賺錢,而且還很多人繼續要進入這個市場,因為成本不算高,讓西恩潘慢慢的開始好奇起來。加上今天看到TPG Growth願意投資Become.com,而且砸入那麼多資金進入一個頗成熟的產業,讓我想要好好的思考一下到底是為什麼。

不管去這個行業的巨人NexTag,或是剛進場的公司TheFind,還是無心差柳的Google Checkout,幾乎每間公司要給使用者的價值就是,讓你找到最低價的相同產品。如果你今天要買一台iPod Nano,只要在這個所謂的購物引擎打入"iPod Nano"就可以找到一大票的線上商店銷售這個產品。而且可以清楚的比較哪間商家評價比較好,那間價格比較好跟其他的資料。如果說每個網站都是做所謂的價格評價比較,那麼大家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如果以西恩潘的觀察來講,後來進場的業者像是Become跟TheFind是利用完全很乾淨的搜尋引擎(Clean Search Engine Algorithm),而像是比較早的業者像是Shopping.com有所謂的付費才能上架的服務。前者比較像是單純的比較服務提供者,而後者比較像是所謂的線上大賣場。但是這樣的差異真的有那麼大嗎? 對於單純的消費者而言,真的需要哪麼多的比較? 不得不否認,網路改變人購物的習慣。在網路還沒有發達以前,古人說的「貨比三家不吃虧」,代表大家需要一間一間跑才可以比價。但是現在只要在網路打幾個字,馬上就跳出超過10間相同產品商店的廣告。

從商機來看,這個行業是可行的。

1. 痛點: 雖然線上商店很多,但是需要一個整理的網站來讓大家比較。

2. 市場: 電子商務的成長度已經超過了任何人的想像,相信市場肯定有。如果要找到確切的數據可能要找市場行銷調查。

(利用舊的資料都可以看出來,線上購物已經成為大家生活的一部份。不管是大家在怎樣不想要去改變,這都是事實。)

3. 答案: 購物比較網站,可以讓消費者打入自己想要尋找的產品來比較價格跟商店評價。

但是現在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這個服務是哪麼單純,那麼大家的差異在哪裡。網站A跟B到底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如果沒有所謂的差異,一個網站怎麼會產生所謂的黏性(stickiness or traction)。因為如果沒有黏性,沒有辦法產生所謂的經濟效應。而西恩潘再上個週末就思考了一下差異的地方,不敢說應該是對的,但是只是個人的一點點看法。

a. 使用者介面 (User Interface)
如果真的去比較一下不同樣的購物比較網站,可以看的出來每間公司都有自己的網站設計。雖然說最後的重點就是要讓大家去比較不一樣的產品。到底哪一種的設計比較適合使用者。該是整面都佈滿了商店跟產品,還是應該走Google哪種乾乾淨淨的外觀。

如果說利用的乾乾淨淨的外觀,到底有沒有使用者了解這個網站到底是在幹嘛的。Google的模式可以再度被複製嗎,還是應該需要有某種引導性的圖片才容易吸引消費者購買的心態。

b. 搜尋技術 (Search Algorithm)
每間公司都有不同樣的方式去搜尋不一樣的線上商店,對於西恩潘來講,個人對於購物搜尋技術的差異真的不認為會是絕大的重點。如果真的要提供這樣的服務,而沒有辦法提供最少貨比幾家的回覆,似乎好像不要進場比較合理。

相信每個人如果使用這樣的搜尋引擎多少都已經對行情有一點概念,相信大家不會對差1~2%的價差感覺到不爽,而是比較怕被當冤大頭。

c. 品牌 (Brand)
其實西恩潘個人覺得品牌會是一個很大的重點,因為似乎看起來網路或是網站最後靠的就是品牌。對於品牌建立在傳統公司的思考方式下,是需要時間跟經驗來建立的。但是西恩潘最近的觀察慢慢發現,似乎網路不是這樣去看的。如果大家去觀察很多網路公司,這些品牌都是在短短的時間就發展成全球公司。

這才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到底是為什麼網路公司可以哪麼快的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是因為大家都可以很快速的使用的,嘗試到,或是因為網路的黏性很高。還是使用一個網站大多都因為不用錢,所以免費的東西比較容易成為病毒性的行銷。


今天寫到這裡,不是想要提出自己是這方面的專家,而剛好相反。只是對於所謂的購物比較網站感覺到很有意思。因為不管是所謂的專注在這領域的網站,或是像是eBay跟Google也算是競爭對手,大家都很看好所謂的線上購物這方面的市場。但是從這方面的分析卻衍生出更重要的問題,到底對於一個服務網站,或是一個所謂的中間人該怎樣去建立起自己的可信度。如果只是一個剛起家的網站,要如何建立自己的口碑。

(圖片來源: www.milkmoneyproduction.com, www.emarketer.com)

(註)
今天一整個把所有準備去美國的行程弄好,看起來就是要狠心一點,才有辦法把事情處裡好。該定的機票定一定,該租的車子租一租,要去住的地方講一講。現在剩下的就是把該聯絡好的人聯絡好,才不會白跑一趟啊。

如果,我是說如果,有讀者是住在LA跟Bay Area的人,四月沒什麼事情,想要跟西恩潘出來喝杯咖啡聊聊創業或是商業的話,歡迎留言給我。因為這不算是完全商業的行程,所以應該有很多時間可以跟人聊一聊有什麼想法大家可以切磋的。等到都準備好後,我再告知大家行程吧。

順便提一下,三天前下場打今年第一次球,一整個感覺很生疏。加上場地真的很濕,連續兩天出太陽還可以哪麼濕真的很嚇人。也因為那樣,所以打超過一百桿。但是沒關係,只能好好的安慰自己,這只是第一次,而且場地很濕,所以不能要求太多。今天西恩潘就要正式喊出,今年一定要破80才可以,雖然已經喊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可以感覺到就是今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