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的商業模式,利或是弊

西恩潘走在台北的街頭,慢慢的發現有越來越多的24小時經營的商店。不管是大家所熟悉的24小時便利商店像是7-11跟全家,一直到兩年前才看到的麥當勞,或是傳統的永和豆漿店,看起來24小時營業已經是一種很平凡的經營手法。特別是在亞洲的城市裏面,24小時的經營文化似乎特別的明顯。或許是因為文化,或是人們的作息習慣,在西方城市似乎感覺不到這樣的夜生活。如果要分析有關24小時的經營文化就一定要從便利商店開始講。在短短的20年內,我們似乎對於便利商店的方便性已經有所依賴性。從繳費到買個簡單的咖啡,這樣的經營模式已經讓我們所習慣了。也可能因為這樣導致大家對於便利商店的24小時經營文化似乎真的沒有那麼多的看法跟想法。如果真的要去研究的話,24小時的經營模式在成本跟銷售的考量下,似乎差異性沒有那麼的大。先跳出便利商店的這個框架單單從24小時的經營模式怎樣合理化的去思考。用任何管理公司的獲利模型去看,

銷售額 – 銷售成本 =毛 利

銷售額 = 價格 X 物量

毛利 – 營業成本 = 淨利

每個人只要是作生意的都了解到只要提升自己的營業額,降底成本就可以創造獲利。對於通路商來講,如果每個人的零售價都是類似的,剩下的只能靠各品牌來創造管理財(降低進貨/營業成本)。24小時的商店提供的是便利性,或是真正的營業成本卻沒有相對的提高。不管是只增加一個店員,或是電源的成本,都是可以靠在白天的營業額來被兼顧的。

個人不是便利商店業的專家,可是卻觀察到便利商店的營業模式卻是一種很奇妙的收入曲線。相信當人想出24小時的便利商店的時刻已經發現到,不管在哪個時段的,其營業成本的開銷不會有暴增或是暴跌的可能性。可是其收益卻可能隨著每個小時出現不一樣的變化。對於24小時的營業方式來看,可能的重點是看一整天的收益,或是一個禮拜的收益如何。其成本結構真的改變不大,除非電大漲或是工資大漲。相信每個人都應該剛剛西恩潘所體的這幾點。

今天所想要寫的卻不是有關便利商店的營業,卻是最近幾年所看到的速食也踏入了24小時營業。不管是全世界最大的麥當勞,或是昨天看到的MOS漢堡,24小時的經營模式難道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從過去24小時經營是增加附加價值的一種功能,到現在已經成為了必備的門檻了嗎? 因為西恩潘沒有任何數據,所以很難去了解到底這樣可創造的效益到底有多大。但是可以了解速食店的經營跟便利商店肯定不同。特別是在營業成本上面,速食店肯定需要更高的成本才可以做出24小時的營業。可是相對的而言,可能創造出更高的銷售額嗎?

西恩潘所提到的利跟弊就在這裡,對於24小時的營業可能產生的效應,不管是在形象跟便捷性都會有所幫助。如果單方面的從消費者的觀點去看,24小時當然是正面的利益。可是這樣的策略可否產生競爭優勢呢? 絕對需要有可靠的財務數字才可以分析出到底這樣的經營方式可否成功。不同於亞洲,北美的麥當勞所提供的只有24小時的得來速(Drive Thru)服務,可見的就是在經營成本的考量下,得來速在北美比較划算。

可是如果說速食產業都投入了所謂的24小時的服務,結果有可能出現大量的競爭導致部分業者因為成本的考量需要調整策略。 單單看MOS漢堡,雖然說不是每個點都是出現24小時的營業,可以在部分店家卻需要有這樣的競爭。麥當勞跟摩斯漢堡的形象走的是全然不同的路線,如果跟隨這樣的腳步,是否會相對的變像改變其路線。
對於24小時的營業模式,弊端在於管理跟營運。如果一間餐廳一年365天都沒關門,清潔跟保養都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相信很多人去過很多不一樣的24小時餐廳都感覺過,其整潔度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速食產業標榜的乾淨迅速肯定會收到影響。面對這樣的管理,對於SOP的設定將會是這個策略的決戰點。

或許在西恩潘這篇文章裡面無法給各位任何的第一手消息,今天只想要單方面的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對於大城市的夜未眠的生活型態,24小時的經營方式或許是每個企業想要把自身大餅做大的一種策略。

P.S. 最後一次寫有關任何商業的文章已經是超過三個月以上了。不是說西恩潘在過去幾個月沒什麼想法,而是在多次寫作裡面才深深的感覺到在過去幫助了很多不一樣的人所引導或是輔助其創業或是工 作可是自己卻沒有好好的利用自己現有的資源。過去西恩潘已經寫過很多次,對於當個顧問其實沒有太多的興趣,個人比較喜歡捲起袖子撩下去打拼。2009是一個新的一年,也希望大家可以自這景氣不好的時代裡面,創造出自己的另外一片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