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昨天有注意看商業新聞的人一定有看到這條新聞. Research in Motion, 黑莓手機的製造服務商發布了已經要正式開始在中國銷售黑莓手機 (不知道這間公司的人請回去看, "黑莓, 啊, 那是可以吃的嗎"). RIM會透過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 的通路來

(可以看到這個漲幅高度不正常, 有炒作嫌疑. 公司派放消息給大家去炒.)
至於說是否為下一個中國概念股, 因為這消息對RIM來說, 漲幅比蘋果發布令人振奮的財報還要多. 蘋果因為幾乎營收成長了一倍, 昨天漲了6%. 已經算是一個很高度漲幅的股票. 但是RIM才扔出一條消息說要開始在中國販售黑莓手機就漲了哪麼多. 難道中國市場的前景真的比蘋果的表現還要令人感到興奮嗎. (個人覺得炒股票的嫌疑很嚴重, 弄一點比較笨的法人上車, 然後再宰你.)還是中國概念股現在在北美也慢慢開始發酵了. 如果現在住在北美的人有碰到任何財富500(Fortune 500)公司的主管, 幾乎大家都是開口閉口談中國(有時候也會談印度). 我個人的經驗就是, 大家通常都會問, "你的公司現在在哪裡有辦公室嗎? 有什麼生產基地, 或是市走什麼通路?". 反正最少一定要有個辦公室, 不然你們公司就落伍了. 特別是前500大, 沒有幾個人派住在哪裡好像就是跟不上流行.
回歸到黑莓手機, 其產品跟服務真的適合中國市場嗎. 在哪三億手機用戶裡, 到底有多少手機用戶會願意換成黑莓服務. 當然啦, 在北美黑莓的服務還是針對商業用戶. 在推出黑莓將近十年今年突破了1000萬用戶. 如果明年正式在中國銷售, 就算三年內成功的簽下1%的整體市場. 大概是300萬用戶, 一年也大概增加了2億美金的收入. 聽起來似乎很多, 尤其是黑莓的服務毛利是超過50%. 但是似乎好像跟市場夢想的不太一樣. 因為在北美大家天天都在想中國市場是多好多好, 但是沒想到這個市場的複雜性. 但是對於一個國家超過13億的人口, 每年GDP超過8%的成長來看, 真的是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似乎現在本夢比高於本異比.
但是相反來說, 這次去到中國後感覺整個中國的商業市場又有一次改變了. 在我去年12月去到的時候, 相對的大家對於跟市場借錢衝市場佔有率比較有興趣. 但是這次不知道是因為宏觀條控的關係還是因為資金比較緊缺, 大家現在對於去上市, 到資本市場籌資已經熱到極點. 光是溫州一個城市

就是這個趨勢讓我都幫RIM都想好他們應該用的行銷手法. 最好是去中國企業推銷的時候說, "選擇黑莓, 就是選擇與世界接軌!". 我知道聽起來很濫, 但是如果現在不搭上這個趨勢, 也許就來不及了. 畢竟中國市場隨時在變, 沒有人知道下一步該怎樣走. 而且另外一點RIM需要克服的就是在中國大家真的太愛用簡訊了. 幾乎每個人大部分都是用簡訊聯絡. 那個頻繁度比亞洲其他我看過的國家還要頻繁. 也許是因為費用真的太過於便宜了. 所以對於企業用戶有多少人會選擇轉移到黑莓服務, 也是一個挑戰. 相對來講, 在北美因為簡訊費用相對的昂貴, 所以大部分的人一定會選擇用電郵服務.

註:
大家可能慢慢發現這個禮拜我都在寫有關中國市場的企業. 那是因為我剛從中國回來所以總是要寫一下到底中國現在的發展是怎樣. 其實我蠻驚訝很多人沒去過中國. 可能也是吧, 如果在北美住太久了就沒感覺需要到中國跑一趟. 但是就像我過去跟很多人推薦一樣, 去哪裡旅行你都可以學到不少東西看到不少東西.
不知道最近幾天寫文章大家感覺怎樣. 如果感覺我寫的太差了, 也希望大家可以跟我提出一點意見. 我已經很認真的希望讓大家了解一下中國不一樣的企業, 然後怎樣跟現在北美公司或是市場結合.
還有一點我最近在計畫的就是, 想要停止寫有關愛情. 雖然我知道哪是我這個部落格的賣點之一, 但是慢慢開始發現越寫越痛苦. 或許是沒哪個感覺還是怎樣. 自己也不是很懂. 如果還有人想要繼續看我寫感情的就稍微留個言讓我知道一下, 不然我看可能要就此結束西恩的愛情觀. 禮拜五哪篇就轉走其他人生或是商業文章. 剩下兩天可以思考, 所以要好好的考慮.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