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有間網路公司轟轟烈烈的要在香港上市了. 這個公司還有一個很屌的口頭禪讓你一聽就不會忘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其實再中國網路公司上市的哪個過程已經再網路泡沫的時候過去了. 很久沒有中國的網路公司可以在全世界稍微的引起一點點騷動. 到底是哪一家公司可以在現在亞洲股市火熱的時候, 還可以有哪麼多的新聞. 這間公司就是中國的阿里巴巴(Alibaba.com). 很多人可能聽過這間公司, 但是很多人不是很了解這間公司, 或是這個網站到底做的是什麼.
其實簡單的來解釋一下, 阿里巴巴的業務就是一個B2B的網站. 特別是幫助很多中國的中小企業來跟國外的買主推銷. 如果我這樣講很不清楚, 那講簡單一點就是讓中小企業可以在阿里巴巴的網站上登記然後國外買主可以上阿里巴巴的網站來尋找廠商. 因為畢竟中國這個國家從過去到現在都算是全世界的工廠, 所以可想而知有多少買家天天都在中國尋找各式各樣的產品跟廠商.
阿里巴巴的創辦人, 馬雲在1999年就是看到這個商機而在杭州創立這個B2B的網站. 當然啦, 再哪個時候正值網路泡沫的高峰. 所以各式各樣的網站都有, 在增加一個新的B2B網站也不是很特別. 但是如果認真的思考一下, 其實阿里巴巴一開始走的路就跟網路泡沫當時的公司不太一樣. 不像是eBay就是走C2C, 或是Amazon走B2C, 阿里巴巴一開始走的這條路其實在北美的市場很少見. 但是也許就是因為走了這條路的競爭對手相對的少, 也相對的沒有那麼多的曝光率. 所以阿里巴巴的能見度跟其他的中國網路公司, 百度, 網易或是新浪, 在世界上相對的少.
但是如果真正的好好思考一下, 幫助國外買家尋找中國廠商跟幫中國廠商尋找國外買主. 這個商業模式其實很早就已經有公司在做. 只是過去都是靠厚厚的一本一本季刊, 讓國外買主來購買自己需要的產業. Global Sources就是這個產業的佼佼者. 因為許多人都不會接觸到這樣的商業交易(產品外銷), 所以很多人其實不太知道. 阿里巴巴的模式就是把Global Sources早期建立起的商業模式網路化加上簡單的介面. 所以不管是外國買家或是中國中小企業的廠商都可以快速上建立起自己的簡短介紹網頁.
透過VIP的服務, 廠商可以接觸到更多有興趣的買家. 過去很多外銷都是靠著貿易商對外溝通. 很多中小企業可能沒有相對的業務跟經驗. 也不太確定到底國外有沒有買家想要自己的產品, 所以貿易商其實做了很多仲介. 但是對於科技的進步跟國際商業交易的簡化, 外銷對於很多廠商來講已經越來越簡化了. 所以阿里巴巴就在1999年創業後就在中國的網路業起家.
更重要的就是, 阿里巴巴的主要股東還包括了美國雅虎(40%)跟日本軟體銀行(26%). 有著這樣的全球夥伴, 阿里巴巴也了解自己未來走的畢竟是全球之路.
如果認真的思考一下為什麼阿里巴巴現在要上市, 可能就可以了解中國或是全球的網路界正在做的事情. 其實算起來阿里巴巴已經算是Web 1.0 的主要角色. 因為時機的問題, 沒有辦法趕在2000年網路泡沫的時刻上市. 所以在泡沫破了後已經沒辦法在資本市場籌資. 所以只好靠自己跟創業拿資金來慢慢等下一個時機. 而今年, 整個亞洲的股票市場都已經創下新高. 阿里巴巴的業務也相對的成熟了. 所以絕對是很好的時機去資本市場籌資. 尤其是我上禮拜已經提到中國現在有很多公司都想要到資本市場上市. 只要沒有好好把握這次的機會, 下次就不知道了. 所以在阿里巴巴10億美金的籌資裡面, 73.5%為集團舊股(讓某些股東出場), 剩下的為新股可做為未來投資.
更加上阿里巴巴集團下的淘寳網跟其他的子公司都是面臨虧損的狀態, 所以更需要更多銀彈來打這場中國網路戰. 就連鴻海都已經投資了9.9億台幣來取得0.347%的阿里巴巴股份, 所以不得不否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未來還是被看好的. 其阿里巴巴是否可以繼續在中國的B2B網路市場持續自己的領先地位, 只有時間才可以決定. 但是可以確認的就是這絕對會是今年年底以前最火熱的網路公司上市案.
註:
平常没事自己寫著自己的部落格還好. 跟自己的朋友分享著心情還算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但是當自己的父母親沒事上上網看看自己兒子哪就很怪了. 只是跟大家提醒網路真的還蠻公開的, 哈哈哈, 潘媽媽叫我不要在哪裡打混. 不要寫有的沒有的. 如果要寫就寫一點有內容的東西.
其實簡單的來解釋一下, 阿里巴巴的業務就是一個B2B的網站. 特別是幫助很多中國的中小企業來跟國外的買主推銷. 如果我這樣講很不清楚, 那講簡單一點就是讓中小企業可以在阿里巴巴的網站上登記然後國外買主可以上阿里巴巴的網站來尋找廠商. 因為畢竟中國這個國家從過去到現在都算是全世界的工廠, 所以可想而知有多少買家天天都在中國尋找各式各樣的產品跟廠商.
阿里巴巴的創辦人, 馬雲在1999年就是看到這個商機而在杭州創立這個B2B的網站. 當然啦, 再哪個時候正值網路泡沫的高峰. 所以各式各樣的網站都有, 在增加一個新的B2B網站也不是很特別. 但是如果認真的思考一下, 其實阿里巴巴一開始走的路就跟網路泡沫當時的公司不太一樣. 不像是eBay就是走C2C, 或是Amazon走B2C, 阿里巴巴一開始走的這條路其實在北美的市場很少見. 但是也許就是因為走了這條路的競爭對手相對的少, 也相對的沒有那麼多的曝光率. 所以阿里巴巴的能見度跟其他的中國網路公司, 百度, 網易或是新浪, 在世界上相對的少.
但是如果真正的好好思考一下, 幫助國外買家尋找中國廠商跟幫中國廠商尋找國外買主. 這個商業模式其實很早就已經有公司在做. 只是過去都是靠厚厚的一本一本季刊, 讓國外買主來購買自己需要的產業. Global Sources就是這個產業的佼佼者. 因為許多人都不會接觸到這樣的商業交易(產品外銷), 所以很多人其實不太知道. 阿里巴巴的模式就是把Global Sources早期建立起的商業模式網路化加上簡單的介面. 所以不管是外國買家或是中國中小企業的廠商都可以快速上建立起自己的簡短介紹網頁.
透過VIP的服務, 廠商可以接觸到更多有興趣的買家. 過去很多外銷都是靠著貿易商對外溝通. 很多中小企業可能沒有相對的業務跟經驗. 也不太確定到底國外有沒有買家想要自己的產品, 所以貿易商其實做了很多仲介. 但是對於科技的進步跟國際商業交易的簡化, 外銷對於很多廠商來講已經越來越簡化了. 所以阿里巴巴就在1999年創業後就在中國的網路業起家.
更重要的就是, 阿里巴巴的主要股東還包括了美國雅虎(40%)跟日本軟體銀行(26%). 有著這樣的全球夥伴, 阿里巴巴也了解自己未來走的畢竟是全球之路.
如果認真的思考一下為什麼阿里巴巴現在要上市, 可能就可以了解中國或是全球的網路界正在做的事情. 其實算起來阿里巴巴已經算是Web 1.0 的主要角色. 因為時機的問題, 沒有辦法趕在2000年網路泡沫的時刻上市. 所以在泡沫破了後已經沒辦法在資本市場籌資. 所以只好靠自己跟創業拿資金來慢慢等下一個時機. 而今年, 整個亞洲的股票市場都已經創下新高. 阿里巴巴的業務也相對的成熟了. 所以絕對是很好的時機去資本市場籌資. 尤其是我上禮拜已經提到中國現在有很多公司都想要到資本市場上市. 只要沒有好好把握這次的機會, 下次就不知道了. 所以在阿里巴巴10億美金的籌資裡面, 73.5%為集團舊股(讓某些股東出場), 剩下的為新股可做為未來投資.
更加上阿里巴巴集團下的淘寳網跟其他的子公司都是面臨虧損的狀態, 所以更需要更多銀彈來打這場中國網路戰. 就連鴻海都已經投資了9.9億台幣來取得0.347%的阿里巴巴股份, 所以不得不否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未來還是被看好的. 其阿里巴巴是否可以繼續在中國的B2B網路市場持續自己的領先地位, 只有時間才可以決定. 但是可以確認的就是這絕對會是今年年底以前最火熱的網路公司上市案.
註:
平常没事自己寫著自己的部落格還好. 跟自己的朋友分享著心情還算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但是當自己的父母親沒事上上網看看自己兒子哪就很怪了. 只是跟大家提醒網路真的還蠻公開的, 哈哈哈, 潘媽媽叫我不要在哪裡打混. 不要寫有的沒有的. 如果要寫就寫一點有內容的東西.
基本上阿里巴巴算是一種搜尋網站,賺錢的方式則是利用使用者搜尋時,企業在搜尋結果的Ranking來收費。
回覆刪除之前我在台灣某家公司工作,做的東西一樣,也有在Yahoo、Google上面排版。
它本來在打算到大陸發展,後來Yahoo投資阿里巴巴之後,就暫緩該計畫了。
阿里巴巴過去算是一個搜尋網站但是現在已經進入了很多不一樣的服務. 相信以後也會走入提供更多種服務.
回覆刪除當阿里巴巴上市後, 應該就會像Google一樣突然提出一大堆服務. 看到鴻海都投資了就代表大家都不想在這個市場缺席.
Grady的说法确实有些微偏差,如果这样理解的话,ebay也算是搜索网站咯?
回覆刪除阿里巴巴是典型的B2B网站,搜索只算当中的一个重要功能。
國寶兄,
回覆刪除我指的是它早期的商業模式。
每個企業都會改變或擴展它的經營模式吧?
就像Google,從一開始提供搜尋的服務,到後來一堆其它的服務。
但我們講到Google,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還是Search Engine吧?
Ebay的部份,是使用者自行張貼的,和我所講的東西完全不相同,不知道你是如何理解的?
我所指的是使用者在搜尋商品或司名稱時的Ranking,和ebay可完全無關。
阿里巴巴算不算是一個搜尋網站可能定義很廣. 也可以算是一種B2B的搜尋網站. 但是絕大部分的人應該都不會把阿里巴巴想成一個搜尋網站. 但是也許功能就是某種搜尋網站. 都是看個人的定義是怎樣.
回覆刪除西恩说得对,国宝以为通常所指搜索网站指的应该是用spider收集互联网的信息再提供用户搜索,网站本身和用户并不直接生产信息。国宝查了一下2000年初的阿里巴巴就是让商家自行发布信息的了,确实是典型的B2B形式,但2000前的话就确实没什么印象...
回覆刪除西恩, you do a good job!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