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你看個部落格,你自己參考一下。這是大陸當地人寫的商業部落格講有關PPG這間公司的。」他在MSN上面打著。
「簡體的商業部落格,參考看看。看看對岸的人是怎樣去寫一個商業部落格。」西恩潘回覆著他。

今天的重點當然不是講這個,而是突然喵到了一個對岸用詞讓西恩潘感覺到有趣。「重公司,輕公司」,一個西恩潘從來沒聽過的用法,到底重公司跟輕公司的分別在哪裡。現在世界上面哪些是輕公司那些是重公司,今天也會有所提到。特別是對於想要創業的人,輕公司跟重公司到底應該要怎樣去取捨。相信這都會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
其實對於輕公司跟重公司的分別,對岸的解釋跟西恩潘個人解釋不太一樣。但是從我個人見解就是,輕公司如果用微笑曲線來分的話,應該就只有負責行銷跟最多研發,其他的從生產,QC到籌運 (Logistics)都是交給第三者或是其他代工業者。相對的來說,重公司就是走一條龍的趨勢,從研發端一路到行銷端都有,特別是投資額高的生產面都有。簡單的來說,輕公司應該是屬於沒哪麼多固定資產的公司,利用創業來創造附加價值,而重公司利用其生產經濟模式優勢來創造自己的價值。

另外一個案例公司,從哪三隻小鳥開始,Viewsonic已經成功的打入大家的腦海裡面。一間完全沒有自己的工廠的顯示器廠維持領先。利用其輕公司的優勢可以在多處下單,不同代工廠的研發,生產跟籌運的本事,做好自己行銷工作,來做全世界的生意。雖然此公司還保持私人公司沒有在北美上市,但是其模式已經是很成功的輕公司代表。降低其固定資產的成本,做好微笑曲線的高價值部份,也可以在世界上發光。

至於為什麼西恩潘會提到J&J的Acuvue策略,因為如果有在戴Acuvue的人認真注意一下,其實每盒都還是在美國J&J工廠生產的。想要提出這點不是因為隱形眼鏡找不到代工廠,因為台灣中國一堆,而是因為也許這個產品或是產業最高的開銷反而不是生產,倒是研發跟行銷。也因為這樣所以J&J可以選擇自我生產,因為對於整體一條龍的價值鏈來說成本也相對的低。沒有哪個必要把這樣的生產流程轉給亞洲的廠商。這也是一個值得大家思考的地方。
輕公司,好處就是可以很快速的反應整個公司的策略,因為沒有過度投資其他固定資產。重公司,一條龍的模式,掌握了所有流程來創造公司未來的價值。從這兩個模式來說其實都沒有對錯,不管是輕公司或是重公司,不一樣的產業都可以創造出一樣的成功。但是對於一個企業管理者或是未來想要創業的人,這兩個模式在進入一個新的產業都是需要好好的分析來考慮的.雖然輕公司容易快速進入,沒有基本功/投資,有可能會沒辦法推出穩定跟品質良好的產品。相反來說,重公司的投資跟架構又有可能讓任何一個重要決策有所包袱。其重要的就是要如何的掌握資訊,從不斷的轉型來演變出一個屬於這間公司的營運模式來使競爭對手即使拷貝也無法抓到所謂的「眉角」。
(圖片來源: Nike, The 2nd Coming NBA Stars Marketing Ads)
(註)
如果很多人關心西恩潘現在到底在哪裡,我還在台北。幾乎天天都有人問我,
「西恩潘,你現在在哪裡?」
「西恩潘,過年你要回台灣嗎?」(我不就是在台灣嗎?)
「西恩潘,最近有要去中國嗎?」(我不是剛從中國回來嗎,沒事不用哪麼常去中國啦.)
慢慢發現有部落格真的很棒,因為可以不定時的發佈自己的消息.不管西恩潘到哪裡去只要大家認真的注意我的部落格就可以了解我到底在世界哪個地方.永遠不用擔心會找不到我,因為不管怎樣都會來寫部落格的.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想要問我的話,也可以透過這個部落格來跟我連絡.不行的話也可以點最右邊哪欄裡面有西恩潘的MSN.前提是你真的有什麼東西要來詢問西恩潘的啦,如果沒什麼大事,留個言就可以了.我幾乎天天都有回,除非是又跑去什麼地方上不了網.
如同過去幾天一樣,看照片了。今天跑去吃一間附近的平價豬排飯店。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找看來吃,以哪個價錢來講還算值得的。
我覺得輕公司的關鍵還是在於要怎麼維持品牌價值,因為沒有自己的生產線,要能夠控制產品的品質,反而成為了很重要的一環,我覺得NIKE和ViewSonic(兩個都是我愛用的品牌)在這方面做的還算不錯。不過行銷反而變成很多公司重要的地方了,但是如果這些品牌漸漸的沒有太大的差異化,這些優勢不知道會不會消失。
回覆刪除另外我覺得這個重公司和輕公司的Model放在網路產業好像不太適合,因為如果網路產業沒有自己的工廠(技術團隊),其實問題還蠻嚴重的,所以這個Model看起來比較適合解釋工業!!
也許在網路產業沒辦法有輕公司跟重公司之分,但是如果把有自己的設計工程師跟外包而只研究功能也是某方面的切割。其實都是要看自己怎樣去區分到底輕公司跟重公司的差異。
回覆刪除